越南工业园区正朝着现代化模式发展,积极应用高科技并注重可持续性,顺应绿色工业的主流趋势。与传统模式不同,新一代工业园区整合了三大服务层次:智能基础设施(如物联网IoT、5G)、辅助企业生态系统,以及多功能设施(包括研发中心、工人住宅区等)。
值得一提的是,多层厂房模式可节省40%的土地占用,支持模块化灵活租赁,目前已在胡志明市、平阳、同奈、西宁、巴地-头顿、隆安、海阳和北宁等地广泛推广。
在绿色工业基础设施方面,越南政府设定了明确目标:到2030年,力争使30%的工业园区获得LEED或绿色认证。这一政策为采用回收材料、屋顶太阳能系统及循环水处理技术的项目带来了新机遇。
典型案例如投资总额达6.083万亿越南盾的韩国工业综合体项目(位于兴安省),以及同奈省的龙德工业区(Khu công nghiệp Long Đức),后者正致力于打造生态工业园模式,重点引进高科技和环保型项目。
2025年初越南新增多个工业区
2025年初,越南政府批准在全国范围内新建14个工业区,分布于芹苴、海防、太原、平福、北江、海阳和巴地-头顿等省市,总占地面积超过4000公顷,投资总额达数十万亿越南盾。
这些新工业区的设立不仅扩充了工业用地储备,也为吸引国内外投资创造了有利条件,同时有助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、增加就业机会和完善基础设施。部分工业区更被定位为高科技、可持续的现代化示范区。
随着工业区供应量持续增加,越南工业房地产市场预计将保持活跃,进一步吸引制造业、物流和高科技企业入驻。
越南成为东南亚数据中心新热点
越南正通过西贡资产管理公司(Saigon Asset Management,简称SAM)投资15亿美元,在平阳省建设一个150兆瓦的数据中心项目。该项目与VSIP合作,占地50公顷,预计在两年内投入初步运营,使越南成为东南亚数据中心竞争的新焦点。
得益于企业和全球科技公司对数据存储与处理需求的快速增长,越南数据中心行业展现出广阔前景。凭借战略位置、运营成本优势和多项投资激励政策,越南有望发展成为区域数据中心枢纽。不过,为进一步吸引外资和扩大产业规模,仍需完善电力基础设施、网络连接和配套优惠政策。
投资吸引力增强
2025年第一季度,胡志明市暂无新工业区投入运营,工业用地总量保持在5000公顷。当前,该市正重点吸引高科技投资,尤其是半导体行业,通过落成首座半导体制造厂,并结合研发与人才培养体系,积极构建产业生态。高新技术园区已吸引12个新项目,总投资额超过10亿美元。若获得进一步支持,胡志明市计划于2026年启动第二座半导体工厂,以巩固其科技中心地位,并更深地融入全球供应链。
目前胡志明市工业用地平均地价为243美元/平方米/租期,入驻率达到90%。该市聚焦半导体产业,不仅吸引领先科技企业落户,还建立了深度培训计划,以培养高素质人才。
在中部地区,岘港市正持续扩大工业用地规模,计划在自由贸易区内设置生产、商业服务和物流功能区,并启动和黄工业区项目(位于维川县,占地400公顷)。邻近的平定省(富美工业区一期)和广义省(VSIP II 工业区)也陆续启动大型工业区建设。
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,岘港市共拥有6个工业区、1个高新技术区和1个信息技术区,总面积超过2500公顷,目前暂无新增工业区。2月18日,该市启动了和宁工业区(Khu công nghiệp Hòa Ninh)项目,由和黄集团投资6.204万亿越南盾,占地400公顷,定位为现代化工业区,优先发展高科技产业。目前岘港工业区运营稳定,平均地价为98美元/平方米/租期,入驻率为79%。岘港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和物流体系建设,积极发展自由贸易区,吸引高附加值产业,这些举措进一步推升了工业用地需求与资产价值。
积极应对反制关税
越南政府全面推动贸易伙伴多元化,通过已建立的12个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和17个已生效的自由贸易协定(FTA),构建了强大的全球贸易网络。除贸易协定外,越南的人口优势也极具吸引力,其消费市场潜力吸引了包括宜家(IKEA)、三星(Samsung)和乐高(LEGO)在内的多家跨国制造企业投资。人才培育政策的实施和基础设施的持续改善,将进一步巩固越南作为全球供应链关键参与者的地位。
越南工业的转型升级和绿色高科技园区的蓬勃发展,持续催生着对先进技术、高端设备与跨国合作的需求。在这一进程中,越南国际工业博览会作为历经30届锤炼的重要平台,正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桥梁作用——它不仅是创新技术与解决方案的年度展示窗口,更成为连接国际投资、促进产业对接和推动区域工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。
越南工业领域的行业盛会
2025年11月12日至15日,第31届越南国际工业博览会VIIF将于越南河内VEC博览中心盛大举办!作为越南历史最悠久、最具影响力的工业盛会,本届展会全面覆盖制造业基础材料、关键零部件、先进装备、智慧能源、电子制造及工业智能集成解决方案,打造从技术到应用的完整供应链生态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