规模领跑:中企占据越南外资机电市场30%份额
截至2024年初,越南已汇聚400-500家中国五金机电制造企业(含子公司、合资工厂及贸易机构),占该国外资五金机电企业总量的近三分之一。近五年来,受中美贸易摩擦及越南劳动力成本优势(最低工资仅为中国50%)驱动,新设企业数量以年均超15% 的增速持续扩张,彰显中国制造链东南亚转移的强劲势头。
战略卡位:70%企业扎堆越南北部,打造“河内-海防”产业走廊
中国企业在越南形成“北核心、南协同” 的立体化布局,北部聚集区(占比70%),聚焦河内、海防、北宁、北江、海阳等战略省份,依托三大优势:
●供应链高效联通:毗邻中国广西/云南陆路口岸,原材料输入便捷;
●产业链深度整合:坐拥三星、佳能等国际巨头建立的电子/汽车配套生态;
●港口枢纽支撑:北方第一大港海防港保障全球物流效率。
南部枢纽区(占比30%):覆盖胡志明市、平阳、同奈等经济腹地,直触消费市场并享有胡志明港、盖梅港出口便利。
龙头标杆项目:如江苏通润(海防廷武工业区,工具箱柜)、巨星科技(海防Deep C工业区,手工具)、泉峰控股(北宁VSIP工业园,电动工具)、拓邦股份(平阳新加坡工业园,电机控制器)、东方精工(同奈龙城工业区,机电设备)等龙头企业均已成功落地。
产品矩阵全覆盖:从基础工具到高端部件,主导产业链关键环节
中国企业已构建完整的五金机电产品体系,全面渗透越南制造核心领域:
重金投入:头部企业超亿美元押注,设厂模式灵活多元
投资规模分级跃升:
今中小企业:初期投入通常在500万至2000万美元,主要用于建立组装线和仓储基地,
头部企业:单厂投资屡突破1亿美元大关(例如巨星科技海防工厂总投资达1.5亿美元)
落地模式因地制宜:
独资建厂:大型企业倾向于自主建设专属产业园区(如江苏通润模式)
合资共赢:积极与越南本土伙伴(如POKA集团)建立深度合作关系。
轻资产运营:中小企业普遍选择租赁VSIP、Deep C等成熟工业园的标准厂房。
政策红利:构筑投资“黄金赛道”
越南政府为中国投资者提供了极具吸引力的政策环境:
●市场准入突破:《越南-欧盟自贸协定》(EVFTA)生效,使符合原产地规则的出口欧洲产品享有零关税待遇。
●税收激励强劲:尤其在北部“河内-海防”经济走廊,推行力度空前的“4免9减半”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(即前4年全额免征,后续9年税率减半征收)。
●集群化发展加速:在越南中国商会五金机电分会主导下,北江省产业集群正加速建设,有力推动供应链配套本地化进程。
投资展望:抢占高附加值赛道,共享千亿市场红利
随着越南《2021-2030机械工业发展战略》落地,中国企业的布局正从基础制造向智能电动工具、新能源机电部件等高附加值、高技术领域加速升级。供应链本土化(当前原材料30%依赖中国进口)与环保技术升级(如ISO 14001认证)将成为未来十年突破方向。
供应链本土化与环保技术突破,将催生千亿级市场新机遇。值此全球投资者借力中国企业的成熟布局,共享越南成本优势、政策红利及产业集群辐射力,共同打造东盟高端制造新极之际,第二届越南国际五金机电暨工具、紧固件博览会(HE EXPO 2025),将于11月12日至11月15日在越南首都河内市VEC博览中心隆重举办。五金机电博览会将以"制造互联•五金为链"——聚焦五金工具与机电设备产业的智能化升级与国际供应链接驳,推动五金机电产品跨境流通,打造集技术展示、贸易对接、产学研合作于一体的区域性行业盛会。